English

中国特色与建设之心

1998-08-13 来源:光明日报 贺绍俊 我有话说

“中国特色”成了当代一个使用频率很高、涵盖面十分宽泛的词语,人们在描述当代中国的某种社会、文化、经济现象时,往往会归结为一句话:“嗨,中国特色嘛!”由此想到中国文学评论的现状和前景,是否同样也可以归结到“中国特色”这一思路?

如果说,文学评论需要文学理论的支撑,那么可以说,中国的文学评论还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论支撑点。这大概算得上文学评论的一种“中国特色”吧。事实上,近二十年来,文学评论一直在孜孜地寻求着理论支撑点,也不断地变换着理论的大旗:从文体学,到语言学,到文化热,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可谓花样翻新。但大致上可以说,在这个变换历程中,几乎还没有走出“拿来主义”的阶段,基本上是对西方现代理论的译介或借用,甚至这种借用都达到了与西方理论潮流同步的程度。这大概又算得上中国文学评论的一种“特色”吧。我们决不要轻看甚至贬斥这种“中国特色”。正是在这种不断地“拿来”、不断地“借用”中,中国的文学评论孕育出较为浓厚的理论氛围、培育起较为成熟的理论思维方式。

于是,中国的文学评论面临着一个更为重要的“中国特色”的课题,这就是从“拿来”转向“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同时,在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上,逐步建设一个健康、有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评论格局。

倡导建设之心,这也许是中国文学评论事业对于无论是评论家还是作家还是文艺领导者最为现实也最为内在的吁请吧。

说到建设之心,就想提一句关于中国文学报刊业的建设。中国的纯文学报刊之多,大概在世界上也属罕见。现在绝大多数文学报刊特别是评论报刊处境艰难。有人将这一“中国特色”归结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并主张任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自生自灭。我以为这是一种缺乏“建设之心”的简单化结论。文学报刊不问市场需求,过多过滥,固然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决不应该交由市场来裁决。文艺工作的领导者们最需要做的则是,如何从“中国特色”出发,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文学报刊发展的战略规划,而不要等现有的文学报刊自生自灭之后,再来“收拾旧山河”。

(作者系《文艺报》副主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